蓟北旅思 / 送远人

作者: 唐代   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rì rì wàng xiāng guó ,kōng gē bái zhù cí 。zhǎng yīn sòng rén chù ,yì dé bié jiā shí 。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shī yì hái dú yǔ ,duō chóu zhī zì zhī 。kè tíng mén wài liǔ ,shé jìn xiàng nán zhī 。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⑴蓟——州名,在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地区; 蓟北——蓟州以北。⑵白苎词——指《白苎舞歌》,它是一首吴声歌曲。⑶客亭——即离亭,是行者出发、居者送别之所。
展开查看所有  

  张籍的《蓟北旅思》写游子乡思之情,感情细腻真切,委婉动人,在众多的归思诗中亦不愧为上乘之作。

  首联以“日日”叠字领起,开篇就使人触摸到诗人急切而又失望、惆怅的感情脉搏,渲染出浓厚的感情气氛:因归思似渴,所以“日日”遥望故乡;久欲归而不能,诗人便唱吴声歌曲,以此聊解归思之渴;歌乡声而不能归,诗人反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叹。颔联仍是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诗人因睹别人的离愁别绪,不禁忆起自己离家时亲人依依难舍的情景。此联与首联都写归思但着眼点不同:首联落笔于诗人自身,颔联落笔于身外;首联侧重于现在,颔联侧重于过去。欲归不得的失望,客居异乡的寂寞,世途失意的喟叹,种种感情的重荷,真使诗人无法忍受。“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诗人只能孤寂地向自己倾诉,无限愁怀,只有己晓。

  前三联,诗人全用赋笔,铺张叙写,曲尽其妙,但若全篇皆此,则显单调寡味。故诗人在尾联运用“兴”之别一法门,使全诗通体生色,情味隽永。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此联意谓南归行人之多,与诗人独不得归形成对照,至此,诗人那寂寞悲愁、失意憔悴的形象如在读者目前。

展开查看所有  

《蓟北旅思 / 送远人》作者

张籍诗词作品张籍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拚命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张籍由于社会地位较低,有机会接触中下层社会生活,对实现有较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写了许多揭露社会矛盾,反映

相关推荐

  • 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猖,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蓟北旅思 / 送远人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 生查子·旅思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 水调歌头·旅思

    客梦一回醒,三度碧梧秋。仰看今夕天上,河汉又西流。早晚凉风过雁,惊落空阶一叶,急雨闹清沟。归计休令暮,宵露浥征裘。
    古来今,生老病,许多愁。那堪更说、无限功业镜中羞。只有青山高致,对此还论世事,举白与君浮。送我一杯酒,谁起舞凉州。

  •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菩萨蛮·初冬旅思

    枫林飒飒凋寒叶。汀苹败蓼遥相接。景物已非秋。凄凉动客愁。
    还家贫亦好,肯厌杯中草。香饭滑流匙。三登快乐时。

蓟北旅思 / 送远人原文,蓟北旅思 / 送远人翻译,蓟北旅思 / 送远人赏析,蓟北旅思 / 送远人阅读答案,出自张籍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lmqedu.com.cn/gushici/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