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赞公房

作者: 唐代   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zhàng xī hé lái cǐ ,qiū fēng yǐ sà rán 。yǔ huāng shēn yuàn jú ,shuāng dǎo bàn chí lián 。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fàng zhú níng wéi xìng ,xū kōng bú lí chán 。xiàng féng chéng yè xiǔ ,lǒng yuè xiàng rén yuán 。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①杖锡: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②陇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展开查看所有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展开查看所有  

《宿赞公房》作者

杜甫诗词作品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

相关推荐

  • 宿赞公房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 满公房

    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灯王照不尽,中夜寂相传。

  • 安公房问法

    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 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宿赞公房原文,宿赞公房翻译,宿赞公房赏析,宿赞公房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lmqedu.com.cn/gushici/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