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吴国宾

作者: 明代   边贡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重赠者,再作一诗相赠也,这首诗,还是送别诗。

  汉江,流经陕豫鄂,经过作者的好友吴国宾的家乡,吴国宾来到南京,现在就要回乡,只身踏上万里归途,汉江的明月会一路相送,回家后,不要轻易把身上的衣服洗掉,因为衣上沾着了帝京的灰尘。

  “此中犹有帝京尘”,一句,包含了作者对吴国宾的殷切期望:不要灰心,只要努力,还有希望博取功名,同时,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客人,回乡后,不要忘记了我们这些在南京的友人。

  边贡的这首诗,用“休把客衣轻浣濯”,来比喻相互之间的长久友谊,可谓饱含深情,用语独到,意味深长。

hàn jiāng míng yuè zhào guī rén ,wàn lǐ qiū fēng yī yè shēn 。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xiū bǎ kè yī qīng huàn zhuó ,cǐ zhōng yóu yǒu dì jīng chén 。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重赠吴国宾翻译

暂无翻译!

  重赠者,再作一诗相赠也,这首诗,还是送别诗。

  汉江,流经陕豫鄂,经过作者的好友吴国宾的家乡,吴国宾来到南京,现在就要回乡,只身踏上万里归途,汉江的明月会一路相送,回家后,不要轻易把身上的衣服洗掉,因为衣上沾着了帝京的灰尘。

  “此中犹有帝京尘”,一句,包含了作者对吴国宾的殷切期望:不要灰心,只要努力,还有希望博取功名,同时,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客人,回乡后,不要忘记了我们这些在南京的友人。

  边贡的这首诗,用“休把客衣轻浣濯”,来比喻相互之间的长久友谊,可谓饱含深情,用语独到,意味深长。

展开查看所有  

《重赠吴国宾》作者

边贡诗词作品边贡

边贡(1476~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相关推荐

  • 重赠吴国宾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 重赠卢湛(握中有悬壁)

    【重赠卢湛】 握中有悬壁,本自荆山璆[1] 。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2] 。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3] 。 白登幸曲逆[4],鸿门赖留侯[5] 。 重耳任五贤[6],小白相射钩[7] 。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8]?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9] 。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10]?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11]? 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12] 。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13] 。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14] 。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15] 。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16]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17]!

  • 重赠乐天

    休遣玲珑唱我诗, 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 月落潮平是去时。

  • 重赠吴国宾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重赠吴国宾原文,重赠吴国宾翻译,重赠吴国宾赏析,重赠吴国宾阅读答案,出自边贡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lmqedu.com.cn/gushici/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