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柳絮

作者: 先秦   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粉堕(duò)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qiǎn)(quǎn),说风流。
粉堕:形容柳絮飘落。百花洲:指百花盛开处。燕子楼:相传是唐代女子关盼盼所居之处。这里泛指女子所居的“绣楼”。缱绻:情意深挚,难舍难分。说风流:意即空有风流之名。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嫁与东风”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无人同情。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自己的命运也将要象柳絮那样飘泊不定,不知是“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fěn duò bǎi huā zhōu ,xiāng cán yàn zǐ lóu 。yī tuán tuán 、zhú duì chéng qiú 。piāo bó yì rú rén mìng báo ,kōng qiǎn quǎn ,shuō fēng liú 。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cǎo mù yě zhī chóu ,sháo huá jìng bái tóu 。tàn jīn shēng 、shuí shě shuí shōu !jià yǔ dōng fēng chūn bú guǎn ,píng ěr qù ,rěn yān liú !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①粉堕:形容柳絮飘落。百花洲:指百花盛开处。②燕子楼:相传是唐代女子关盼盼所居之处。这里泛指女子所居的“绣楼”。③缱绻:情意深挚,难舍难分。④说风流:意即空有风流之名。⑤“嫁与东风”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无人同情。
展开查看所有  
  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自己的命运也将要象柳絮那样飘泊不定,不知是“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展开查看所有  

《唐多令·柳絮》作者

曹雪芹诗词作品曹雪芹

曹雪芹,生辰不详,死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公元1763年2月12日),亦有说死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公元1764年2月1日)。名霑,字芹圃,号雪芹,又号芹溪。曹家世代显赫,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南江宁织造,其妻孙氏为康熙小时之奶母,身份是包衣,也就是皇家的奴隶,归属正白旗。《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写,后八十回据说由高鹗续写。《红楼梦》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因此版本很多,现在的版本一般都

相关推荐

  • 踏莎行·柳絮风轻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 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 唐多令·寒食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

    【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 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 一向南飞又北飞。

唐多令·柳絮原文,唐多令·柳絮翻译,唐多令·柳絮赏析,唐多令·柳絮阅读答案,出自曹雪芹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lmqedu.com.cn/gushici/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