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秋柳

作者: 先秦   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qī yā liú shuǐ diǎn qiū guāng ,ài cǐ xiāo shū shù jǐ háng 。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bú yǔ háng rén wǎn lí bié ,fù chéng xiè nǚ xuě fēi xiāng 。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①这首诗题一作《秦淮竹枝词》。②绾(wǎn):系,盘结。③谢女:晋谢安侄女名道韫,乃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展开查看所有  

  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清秋时节,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微泛波光,这些风物,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秋季的柳树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婀娜多姿了。随着树叶黄落,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萧疏”二字,突现出秋柳的风神资质;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这不仅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了内心的情思。春天时节,柳色青青,柔条依依,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如今秋柳这般萧疏,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可是,曾几何时,当柳树扬花吐絮,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以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世遂用“咏絮才、咏雪才、柳絮才、谢女才”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或指其才华。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以雪比飞絮,“飞香”二字,又点化了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显得更为凝练优美,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花时节的清香。显然,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无怪乎王士祯闻此诗,因作《秦淮杂诗》云:“十里秦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盖赏其风神也。

展开查看所有  

《咏秋柳》作者

纪映淮诗词作品纪映淮

纪映淮(1617~1691?)明末清初女诗人。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纪映钟之妹,莒州杜李室,其夫抗清被戮,映淮守寡以终,著有《真冷堂词》。

相关推荐

  • 咏秋兰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
    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
    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 南乡子·咏秋夜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 咏秋江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 咏秋江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咏秋日海棠

    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风特地开。

    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恨燕莺期天样远。

    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风犹带酒。

    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

    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

    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

    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

    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

    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恰与东君别,又被西风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

    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不幸遭风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

    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 咏秋柳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咏秋柳原文,咏秋柳翻译,咏秋柳赏析,咏秋柳阅读答案,出自纪映淮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lmqedu.com.cn/gushici/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