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

作者: 唐代   李益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1、龚勋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唐诗三百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70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1、龚勋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唐诗三百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70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1、陈邦炎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12-713
2、朱德才杨燕唐宋诗词(上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235

【cóng jun1 běi zhēng 】 【从军北征】
tiān shān xuě hòu hǎi fēng hán ,héng dí biàn chuī háng lù nán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qì lǐ zhēng rén sān shí wàn ,yī shí huí shǒu yuè zhōng kàn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薄海刮来寒冷的风。行军途中,战士都吹起《行路难》的笛曲。沙漠里征军三十万,一到夜晚,所有的战士都一起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注释⑴遍:念piān。⑵回首:一作回向。⑶月中:一作月明。

展开查看所有  

  这里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并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它更浓缩、更集中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李益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有亲身的体验。他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因而诗中往往隐藏着他自身的影子,对读者有特殊的感染力量。这首诗的题目是《从军北征》,说明诗人也参加了这次远征从远征途中耳闻目睹的无数生活素材中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并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话来说,这正是一个诗人必须兼有的“能感之”和“能写之”的本领。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

  李益的这两句诗,如果一定要按照碛上行军的实际人数、按照闻笛回顾的现场情况来写,其艺术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这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得更突出,更完满,也更动人。

  乐声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李益在一些写边情旅思的诗中善于从这一点着眼、下笔,让读者随同乐声进入诗境,通过乐声引声的反应窥见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中,诗人明点出征人因笛声而触发的是一夜望乡之情;而在这首诗中,他却只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没有说明他们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时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景,情在景中。这一动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难尽,又想象得出。

展开查看所有  

《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作者

李益诗词作品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吸收乐府民歌的特点,节奏和谐,语言优美精炼。

相关推荐

  •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1]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2]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3]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4]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5]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6]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原文,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翻译,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赏析,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阅读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lmqedu.com.cn/gushici/1516.html